top of page

滿語,一個即將消失的語言

 

滿語是東北亞地區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主要由滿族使用,屬滿-通古斯語族,是中國歷史上的勿吉語、靺鞨語、女真語的延續。

 

在清朝的時候,滿語亦稱“清語”、“國語”,輔音有25個,其中3個只用於拼寫漢語借詞。母音有6個,無長短之分,有複母音。有母音和諧律,但不很嚴整,有語音同化現象。具有粘著語的特點。基本語序為主語在前,賓語居中,謂語在後。虛詞較豐富,可靈活表達語法意義。名詞有格,指人名詞有數的變化。動詞有時、態(注意:不同於時態)、體、式、形動和副動等形態變化。是一種表達意義豐富,形式多彩的語言。 

 

滿文是在蒙古字母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的一種豎直書寫的拼音文字。由於多數網頁不能良好地支持豎寫排版,而Unicode的滿文字體和輸入法也剛剛問世,現網路上多採用太清滿文拉丁轉進行交流。全國逾千萬滿族基本不會說滿語,面臨消失危機。

 

歷史

 

滿族由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漢、索倫等諸多民族融合而成。女真族到努爾哈赤時,金朝的女真文使用幾近消失,大多數女真人講女真語,寫蒙古文,也有少部份人使用漢文。但這造成了軍民識字率極低,十分不利於政令的通行,戰時常貽誤戰機,遠遠滿足不了女真社會發展的需要。

 

據滿洲實錄,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人將蒙古文字借來創制滿文。雖然兩位顧問有反對,努爾哈赤仍然繼續把蒙古文改為無圈點文字(滿語:ᡨᠣᠩᡴᡳᡶᡠᡴᠠ ᠠᡴᡡ ᡥᡝᡵᡤᡝᠨ,穆麟德:tongki fuka akū hergen,太清:tongki fuka akv hergen),也稱老滿文(或稱為舊滿文)。這種新文字通行當時的建州,為後金國的建立及滿族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後來達海更增補了十二個字頭,並於老滿文字旁邊加以圈點,使滿文更加完善,這種新文字被稱為「新滿文」,並通行於後金。

 

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滿文發布詔、誥等,成為奏報、公文、教學、翻譯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乾隆以前期間滿文奏摺繁多,遠超過單獨的漢語奏摺。其中順治朝及以前多單獨的滿文奏摺,康熙雍正兩朝漢字滿字夾雜類奏摺居多,單獨滿文或單獨漢文均很少。

 

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滿族高官果爾敏已經聽不懂乾隆帝的滿語,而此人來自滿洲的盛京;盛京將軍琳寧寫給乾隆帝的奏摺中也是漢語。

 

乾嘉時期之後,滿語更加日益衰微。

 

清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後,使用滿語的人數達四萬餘人,其中除滿族外,錫伯族、達斡爾族等民族也使用滿語。

 

 

 

現狀

 

清王朝中後期滿族人逐漸改用漢語,目前能夠掌握滿文的人已經較少,只有黑龍江省少數鄉鎮的老人和部分語言學專家還能使用這種語言。目前在黑龍江哈爾濱的黑龍江大學有滿語研究所。有些人認為達斡爾語是滿語的認識是錯誤的,達斡爾語屬於蒙語語系,不屬於通古斯-滿語支。錫伯語是滿語的方言,目前生活在新疆的錫伯族人仍舊在進行錫伯文的教育,並出版有錫伯文的報刊。

 

近年來,通過各方的努力,滿語研究已正式成為黑龍江大學的重點學科;民間的滿語學習班也在一些城市和網路中開始出現。

 

2005年10月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滿-通古斯語言研究會(學生社團)註冊成立,同年10月23日第一期義務教育滿語初級班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開課。同年11月黑龍江大學滿語所趙阿平教授應邀來校作關於滿語言現狀的學術講座。

 

2006年4月9日,第二期義務教育滿語初級班開課。

 

2006年5月15日,東北農業大學滿語愛好者協會(學生社團)註冊成立。5月27日,開設義務教育滿語初級班第一期。

 

2008年6月,哈爾濱市阿城區的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將滿語專業列入招生範圍,成為全國唯一在高職院校開設滿語中專專業的學院,首期計劃招生30人。[5]

 

2009年4月,有媒體報導哈爾濱市香坊區莫力街村小學校在開辦滿語課兩年後,面臨生源不足的情況。[6]

 

2010年6月,東北師範大學開設滿文書法協會,協會會員人數70人,東北師範大學滿文學習班人數32人,同年九月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開設滿語班,學生20人,吉林大學學生自發組織滿語班擁有學生80餘人,此外長春市民間與吉林省社科院開設滿語班與滿文讀書會。

 

2010年10月,由長春、北京等地的滿語文愛好者共同組建了專業滿語學習網站青年滿洲論壇(現名為「滿族在線網站」),成為繼滿洲的天空(已經停用)、索倫珠滿語學習網後第三個專業滿語網站,通過網路宣傳、學習滿語,滿洲的天空停辦後,網站改名為滿族在線,聚集了數千名滿語文愛好者。

 

2011年6月,截止到目前中國大陸滿語使用人數保守估算2000餘人(不包括錫伯族),其中僅吉林省長春與白山二地就有200餘人通曉滿文。在學習人數已無法估計。

 

2011年2月,吉林省白山市滿族學堂進行了為期十八天的滿語特訓,為吉林省和遼寧省各個滿族自治地方提供了大量的滿語師資力量。此後每個寒暑假開設特訓班。

 

2012年9月,滿族在線網站會員在吉林省延吉市開辦公益滿語班。

 

2012年9月,滿族在線網站會員在天津市開辦公益滿語班。截止到目前,中國大陸北京、瀋陽、長春、哈爾濱、天津、西安、成都等地均有固定開課的滿語學習班。學員人數眾多。

 

2012年12月,在北京市索倫珠滿語文培訓中心的協助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內以學生社團為依託開辦滿語課程。同年年末人大附中滿文社成立後,撫順一中、北大附中等中學也興起相關社團、選修課。

 

台灣

 

台灣滿族後裔幾無使用滿語,目前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教授莊吉發在政大、台大開設的滿語課程 ,他並有出版多本滿語書籍。2004年開始,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甘德星教授也有開設滿語教學課程[7]。2005年1月,臺灣文史哲出版社重版《清文指要》一書,由張華克校注。國立故官博物院設有「滿文經典研讀班」。

 

 

北京紫禁城乾清門上的漢-滿兩種文字的牌匾(左為漢文,右為滿語)

圖上文字為滿語中“滿語”寫法,圖中女子所穿為滿族傳統服飾

© 2023 by Nature Org.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